无门没有内外,无内外而回到当下,当下清明一世人清明。远离颠倒妄想。。。

Wednesday, April 28, 2010

杯子漏光了是什么?


有人说学习有三个先决条件,你的杯子不可以覆盖,覆盖是听不进去。你的杯子不可以有污染,先存成见会扭曲原意。你的杯子不可以漏洞,这样到最后会忘了一干二净,什么也没有学到。我要问的是不漏洞的杯子是什么样一种状况。要怎么样做才不会犯这一种错误?你认为呢?

有一种人,他的学习方法必须是把经纶背诵下来,一字不漏的背。他说这样才是对
的学习方法。这样的人就是一个不漏的杯子吗?另外一种人,学习是必须明白重点,明白原来的意思,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也不要下这样的功夫背诵经典的。你说是一个漏洞的杯子吗?

而我们一般人多数是,听了,明白,其他忘记。所以说会有个别不同的见解。那么要怎么样才算符合杯子不漏的原则?

我说,有两种状况。一是听闻一个理论或者比喻的故事,道理可能是很浅白的,很容易理解,但是对我们却起不了震撼性的作用。听了,明白了,也没有忘记,但是就是没有起大变化。这种情况就是要我们不漏的记得那个故事或者理论,时常回想,观想,运用他,让他在我们心中产生作用。比如说,这个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,但是不如意事是有因缘的,不是不变的,是无常的假的,不用太过执着。只要因缘改变,我们就能够解脱,而且一切唯心造,我们要往好的一边想,创造好的因缘,目前的不如意不用太在意。那么当我们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时,执着而放不下时,此时此刻,就要提起这个故事,提起这个理论,想一想,观想一下,我们就能够释然。这种情况需要一字不漏的记得故事或者至少故事的梗概,以便日后提出来,做观想,对治烦恼。

另一种情况是,比如说我们读完一本经典,然后抓住大概的意思,或者得到某一些启示,然后改变我们的态度或行为。过了一些时日,我们已经不大记得经典怎么说,我们又重读那本经纶,又得到另一些启发,得到更多收获。我想如果我们把这本经纶背诵下来,和忘记过后又重读。或者这两者之间,忘记了过后再重读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启发,不知道你能同意否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